登录
注册
|
中文在线数字图书馆
首页
图书资源
视听资源
本馆讯息
读书活动
校本资源
我的图书馆
全部图书资源
>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A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毛泽东品国学
暂无评分
作者:卢志丹著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978-7-5104-0539-6
中图分类:A841.6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 > 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 专题汇编 )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目录
前言
目前,“国学热”一浪高过一浪,“国学班”、“国学院”遍地开,“国学大师”满街走。于丹、易中天、李零等成为大众喜爱的“学术明星”,各种祭祖活动此起彼伏,“孔子学院”开到了非洲大陆……短短数年间,国学由书橱里的“古董”,一跃为人人开口即谈的“显学”。
第一章毛泽东眼中的国学
毛泽东论国学
毛泽东治国学之法
毛泽东式的古为今用
第二章毛泽东与四书五经
“六年私塾”奠定国学基础
1936年10月,经不住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坚决要求,毛泽东一连几夜,叙述了他自幼年的人生经历。他说:
毛泽东对《论语》烂熟于胸
毛泽东妙用《论语》句典
从崇信到批判——毛泽东评价孔夫子
《孟子》的“民为贵”与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引用最多的经典——《春秋左氏传》
毛泽东最钟爱的经典——《诗经》
《周易》与毛泽东的“两点论”
毛泽东活用《尚书》句典
毛泽东谈《中庸》中的思想
《礼记》大同理想对毛泽东的影响
第三章毛泽东智品古代史籍
“掌上千秋史”
掌上千秋史,
骋目于“二十四史”
《资治通鉴》读了十七遍
毛泽东的中国古史观
惊人妙语论帝王
见解独特评名臣
毛式历史人才观
史籍的“古为今用”
“古为今用”的正负面
毛泽东爱读地方志
一生坚持读“活页历史”
第四章毛泽东智品诸子
毛泽东与《老子》
《老子》一书,是中国思想史上道家的主要经典。毛泽东对它很熟悉。早在1913年,毛泽东就在他的《讲堂录》里记下:
毛泽东与《庄子》
毛泽东与《孙子》
毛泽东与《韩非子》
毛泽东与《墨子》
毛泽东与《列子》
毛泽东与《淮南子》
第五章毛泽东说佛教谈佛经
虔诚信佛的“石三伢子”
1949年5月7日,周恩来在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学习毛泽东》的报告,报告中说:
研经访僧究佛理
推崇禅宗六祖慧能及其《坛经》
“《金刚经》值得一读”
倡导研究佛学
出神入化用佛典
第六章毛泽东品读古典诗词
胸罗诗词千百首——古典诗词最优秀的鉴赏家
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兼诗人,他的政治功绩和诗词成就,都是无与伦比、举世公认的。
“屈子当年赋楚骚”——毛泽东品读屈原的“楚骚”
“《上邪》一篇,要多读”——毛泽东品读汉乐府《上邪》
“此人一辈子矛盾着”——毛泽东品读谢灵运诗
“我喜欢李白”——毛泽东品读李白诗
“李贺诗很值得一读”——毛泽东品读李贺诗
“李义山无题诗现在难下断语”——毛泽东品读李商隐诗
“不甚喜爱”,但熟读精研——毛泽东品读杜甫诗
“白诗高处在此”——毛泽东品读白居易诗
“真是‘折戟沉沙’呀”——毛泽东品读杜牧诗
“长于词赋,有许多独创”——毛泽东品读苏轼诗词
“偏于豪放”——毛泽东品读辛弃疾词
“忧忡为国痛断肠”——毛泽东品读陆游诗词
“不废婉约”——毛泽东品读柳永词
“明朝最伟大的诗人”——毛泽东品读高启诗
“我看李攀龙有些诗写得不错”——毛泽东品读李攀龙诗
“民歌中便有许多好诗”——毛泽东品读民间散曲《汴省时曲·锁南枝》
遨游诗话世界——毛泽东品读古代诗话
“诗言志”——毛泽东论诗
化腐朽为神奇——毛泽东广泛活用古典诗词
第七章毛泽东品读古赋
“宋玉的《风赋》,值得一看”——毛泽东品读宋玉《风赋》
在中国现代史上,写古典诗词的人还有一些,而写古赋的人似乎“绝迹”了。毛泽东虽然没有写过赋,但是他在古赋“式微”且越来越为人们所漠视的情形下,仍然给予了古赋这一曾经在历史上辉煌一时的文学体裁以足够的重视,他不仅自己读赋,而且一有机会就向下属们推荐一些名赋。
“登徒子是遵守‘婚姻法’的模范丈夫”——毛泽东品读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真是一篇妙文”——毛泽东品读枚乘赋《七发》
“含有故土之思”——毛泽东品读王粲《登楼赋》
“做了很多好文章”——毛泽东品读江淹《别赋》、《恨赋》
“此树婆娑,生意尽矣”——毛泽东品读庾信《枯树赋》
第八章毛泽东智品妙用古文
“不注意严格要求我们的子女,他们也会变质”——毛泽东读《触詟说赵太后》
《触詟说赵太后》是《战国策》中的一篇很有名的文章。毛泽东很爱读这篇文章,曾经向党政干部推荐过这篇文章。
“有很大的说服力”——毛泽东智品李斯《谏逐客书》
“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毛泽东智品贾谊《治安策》
“可以锻炼革命意志”——毛泽东智品司马迁《报任安书》
“这后两句,正是指我”——毛泽东智品《李固与黄琼书》
“韩愈很会写文章”——毛泽东智品《韩昌黎文集》
“莫从子厚返文王”——毛泽东智品柳宗元文章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毛泽东智品《曾国藩全集》
“继续找笑话书”——毛泽东读古代笑话书
第九章毛泽东品读古典小说
“要研究故事里的辩证法”——毛泽东品读《三国演义》
毛泽东的一生,有几部书,伴他走过了光辉的人生历程。毛泽东从小到老读了一生的古典名著之一,就是《三国演义》。
“学梁山泊好汉”——毛泽东品读《水浒传》
“要看到他们有个坚强的信仰”——毛泽东品读《西游记》
“《红楼梦》的老祖宗”——毛泽东品读《金瓶梅》
“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毛泽东品读《红楼梦》
“可以当作清朝的史料看”——毛泽东品读《聊斋志异》
陪伴毛泽东到生命最后时刻的笔记小说——毛泽东品读《容斋随笔》
晚年最爱读的笔记小说——毛泽东品读《智囊》
第十章毛泽东与中华楹联
伟人一生喜好楹联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是中国当代最伟大的诗人,又是伟大的书法家,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他作为楹联圣手,恐怕并非尽人皆知。毛泽东在他毕生的革命生涯中,读过许多楹联,也行有余力的创作过许多楹联。毛泽东对楹联的酷爱,不亚于他对旧体诗词的酷爱。据毛泽东长沙时的同学萧三说:
毛泽东楹联创作举隅
号召大家都来写楹联
第十一章毛泽东与中国书法
毛泽东一生酷爱书法
在人才辈出的中国历史上,像毛泽东这样兼数能于一身,既有政治家的气度、军事家的武略、思想家的睿智深邃,又有艺术家的才情的,却不多见。毛泽东的艺术才情,不仅表现在他的诗词中,更表现在他那惊世骇俗的书法艺术中。承继了传统中国书法的精髓,又积聚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在中国书法的殿堂里,毛泽东铸造了一座艺术丰碑。毛泽东书法艺术水平的高度,是任何一位现代书法家无法企及的。
毛泽东博览草书法帖
毛泽东心系《兰亭序》
“毛体”演变轨迹
毛泽东的“文房四宝”
毛泽东的印章
第十二章毛泽东与中国姓名
毛泽东乐于在人的姓名上做文章
毛泽东是一位深受中国人民爱戴的伟大领袖,在与他人的交往和谈话中,他极具个性魅力和亲和力。为了在极短的时间里缩短和同志、朋友、下属之间的距离,创造和谐轻松的交际氛围,毛泽东常用的手法之一就是以对方的姓名为突破口,在对方的姓名上大做文章。
毛泽东趣解自己的姓、名、字、号
毛泽东精于衍名
毛泽东妙于起名
毛泽东巧于改名
毛泽东对中国姓名的影响
第十三章毛泽东与国剧
毛泽东关心平剧改革
毛泽东一生热衷于欣赏京剧,对京剧流派了如指掌,对京剧有着非常独到的品评,关心京剧演员和京剧改革。他还善于运用京剧情节故事启迪下属,生动活泼地进行思想教育。毛泽东为继承和发展京剧这一中华民族特有的剧种,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毛泽东欣赏京剧各流派
毛主席心系京剧演员
毛泽东亲自修改京剧唱词和服饰
活用京剧,启迪教育下属
偏爱京剧,不废地方戏
第十四章毛泽东与国医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瑰宝,是地地道道的“国学”,所以,中医又常常被称为“国医”。今日北京的许多中医诊疗机构就美其名曰“国医堂”。
“看不起中医是不对的”
“中西医一定要结合起来”
“祝针灸万岁”
毛泽东与中医名家的交往
第十五章毛泽东从“无字书”中读懂国情
“欲从天下万事万物而学之”
今日人们热衷于谈论“国学”,“国学热”方兴未艾。但人们在读经诵典时可能忽略了“国学”的一项极重要的内容——中国的国情。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寻乌调查》——深入读“无字之书”的杰作
后记
虽然我出生后仅半个月,毛泽东就离开了人世,但17岁时,在有幸读了一位美国人写的《毛泽东传》,和背诵了大部分的毛泽东诗词之后,就与毛泽东结下了难解之缘。毛泽东成了我心中真正的“红太阳”。
..更多
全部评论
评论
推荐图书
英语短语举一反三
王文标编著
地震出版社
UG NX 5中文版基础教程
关振宇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模拟电子技术
汤伟芳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电脑基础入门
导向科技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计算机基础教程
文力平
重庆大学出版社
光纤通信技术
胡先志,胡佳妮编著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金派司·银派司——职业考场指津
浓宽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家装集市细部设计1000例
本书编委会编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中文在线
服务条款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